6月23-24日,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等地的医疗专家代表团访问我院彭兵教授团队。本次参访延续既往传统,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推动腹腔镜胰腺微创手术技术的规范化发展与创新突破。
彭兵教授团队自2018年以来,已成功接待了三批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医学参访团。本次参访活动还吸引了全国其他三家顶尖医疗中心的专家加入。代表团成员包括:中国台湾地区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叶俊杰医师、中国台湾地区成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一般外科主任赵盈瑞医师、中国台湾地区双和医院许博融医师,以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薛建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刚教授、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尹秋实教授。六位专家齐聚华西上锦医院,与彭兵教授团队展开深入学术交流。
此次参访聚焦胰腺微创外科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复杂术式。通过手术演示、专题授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系统展示了胰腺微创手术的关键步骤、操作技巧及围手术期管理要点。彭兵教授及其团队倾囊相授,分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独到见解,为参访专家提供了内容充实的学习体验。
作为国内胰腺微创手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彭兵/李永彬教授带领团队在培训期间进行了多项高难度腹腔镜胰腺手术的实况演示,包括:
全球首创改良消化道重建术式演示: “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结肠下区胰腺导管吻合术”。该改良术式由团队于2023年首创,能更好地保存消化道完整性,更符合生理状态,有助于减少患者创伤,加速术后康复。
全国首创术式演示: “腹腔镜保留幽门及胰头的全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术式于2025年4月由团队首次开展,在实现肿瘤根治的同时有效保护了器官功能,取得双重突破。
经典术式优化探讨: 演示两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并就相关术式的模块化和流程优化进行深入探讨。
学术交流环节由高攀医师主持。彭兵教授首先深入解读了由其牵头制定的《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专家共识》。王昕教授分享了“智能化技术在胰腺外科的临床应用”,重点介绍了AI手术阶段识别系统在胰腺手术中实现实时风险预警的能力。蔡云强教授分享了在“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深刻体会。吴仲教授带来了“胰腺癌的精准医学治疗进展”的专题报告。李永彬教授则探讨了“腹腔镜保留胰腺的全十二指肠切除术:根治与功能保护能否兼得?”这一前沿议题。
在技术分享环节,中国台湾地区成功大学附属医院赵盈瑞医师就“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MIPD)中的中转开腹(Conversion During Minimally Invasive Pancreaticoduodenectomy)”分享了经验,探讨了复杂MIPD术中中转的原因与处理策略。中国台湾地区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叶俊杰医师分享了机器人辅助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经验。中国台湾地区双和医院许博融医师展示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视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刚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胰腺癌转化治疗方面的经验与探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薛建锋教授和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尹秋实教授与参会专家共同探讨了胰腺疾病手术治疗的重点、难点及手术时机选择。
本次活动通过精彩纷呈的手术演示和前沿深入的学术报告,充分展现了腹腔镜技术在胰腺外科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应用潜能。彭兵教授团队演示的全球及全国首创术式,为复杂胰腺疾病的微创化、精准化、保留功能理念等治疗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范例。通过两天的参访,两岸专家同道充分的经验分享与技术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彼此理念的碰撞与融合。
此次参访项目不仅是一场高水准的学术盛宴,更成功搭建起两岸胰腺外科领域交流与友谊的坚实桥梁。活动不仅彰显了我院领先的学术水平与精湛技艺,有力推动了两岸医学领域的互学互鉴,更为构建更加紧密、高效的海峡两岸医疗技术交流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提升区域胰腺疾病微创外科诊疗水平注入了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