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我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表Cell子刊文章 2011.01.19

        由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医院神经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肖波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完成了题为“Rheb1 Is Required for mTORC1 and Myelination in Postnatal Brain Development”的学术论文,该论文发表在今年1月20日的《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Cell子刊系列杂志,5年平均IF为14.058)。
        由一类名为少突胶质细胞的神经细胞形成的髓鞘对于人类大脑的信息处理过程非常重要,然而,少突胶质细胞的发育以及它们包裹轴突形成髓鞘的分子机制仍然是不清楚的。肖波教授带领几位研究生邹嘉、周亮(共同第一作者,2006级)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Rheb/mTor信号在该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mTor 信号在发育生物学、肿瘤研究、免疫学以及神经精神疾病的调控中的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mTor相关研究也是生物医学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正如评审人所说,“该研究采用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如遗传修饰小鼠、生物化学以及细胞成像等来揭示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该研究详细充分地分析了Rheb/mTor信号在出生后脑发育、尤其是髓鞘形成中的作用。”该文的第一作者邹嘉表示:“在已发表的文章中,仅在一篇文章中就采用如此多种敲除敲入小鼠模型开展研究这在国内是极少见的。”肖波教授也指出“mTor信号对髓鞘的调控作用存在争议,我们的工作首次证明了Rheb/mTor信号对髓鞘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附:

        肖 波,男,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985特聘教授,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医院神经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2005年前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医院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了多年的科学研究,主要方向是研究神经精神性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功能,部分工作在《Nature》、《Neuron》等杂志上共发表论文6篇,被引用达2,000多次。2005年被四川大学“985”工程以学术带头人的身份引进回国,回国后主要致力于神经系统发育与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的研究。主要利用基因修饰小鼠研究神经元发生与发育、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以及神经元退变的分子细胞学机制。回国后已相继在《Developmental Cell》、《Nature Neuroscience》以及《Neuron》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


 

作者:陈米娜 来源: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