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
员工/学生
En
首页
医院/科室概况
医院简介
职能部门
科室导航
历/现任领导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门诊就医指南
特色医疗技术
出/入院服务
交通路线
院区分布
特需医疗
医保服务
常见问题
健康科普
特色医疗模式
医学教育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华西护理学院
毕业后教育
医学模拟中心
医学技术学院
科学研究
科技部
学科建设部
临床研究管理部
科研实验室管理部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学术新闻
医疗新闻
综合新闻
教学新闻
专题专栏
百年华西
华西院史馆
百年华西
终身教授
学科树
华西人物
华西校友
华西医联体
华西产业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预约挂号
就诊指南
院区导航
公示公告
公告
招标
招生
招聘
信息公开
肺癌中心
胃癌中心
结直肠肿瘤中心
胰腺炎中心
肝移植中心
乳腺疾病中心
创伤医学中心
儿童医学中心
神经疾病中心
特色医疗技术
查看更多
——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不开胸(TAVI)治疗老年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反流
——TAVI治疗老年主动脉瓣反流及主动脉瓣狭窄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专家团队
综合新闻
查看更多
2025.10.16
全球首个!我院牵头研发的乙肝病毒mRNA疫苗获美国临床试验许可批准
2025.10.13
我院召开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建设推进会
2025.09.29
四川大学13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
2025.09.18
我院获批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
2025.10.23
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参加第39届欧洲心胸外科协会年会
医疗新闻
查看更多
04
/ 28
不开刀,穿刺就能精准“揪出”肺小结节?刘伦旭教授团队国际首创经皮穿刺肺结节球形切除术并完成首个临床应用研究
10
/ 20
我院骨科刘浩教授团队打破高龄禁区 85岁患者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重获“新生”
09
/ 30
肿瘤大如榴莲 胰腺外科联合肾移植中心成功完成一例十二指肠巨大肿瘤切除术
09
/ 22
我院疼痛科完成院内首例长时程脊髓电刺激穿刺电极植入术
09
/ 17
乳腺癌+肺癌?我院多学科团队用一个“切口”一次搞定两种癌症!
09
/ 08
全国首例!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肖正华副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开展Bentall(主动脉根部置换)+ Kommerell憩室切除+右位主动脉弓后半弓及降主动脉置换+迷走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手术
09
/ 01
“内”“外”联手 多学科团队利用内镜+腹腔镜完成十二指肠肿瘤局部超微创切除手术
08
/ 11
12个小时全力奋战 我院多学科团队成功救治复杂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
教学新闻
查看更多
2025.10.23
我院在第二届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命题创新大赛中喜获佳绩
10月20日,由中国医学教育题库院校联盟、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主办,中国医科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命题创新大赛在北京举行,我院《系统整合临床课程(Ⅱ)-1》的曾静教师团队获二等奖。经大赛前期医学教育领域专家的网络双盲评审,全国共100支参赛队伍晋级现场评审环节。现场评审期间,各参赛队伍围绕命题方案、试题设计逻辑及试卷分析报告等核心内容进行答辩。经过激烈角逐,我院曾静教师团队获二等奖。获奖团队展现了我院在本科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方面的深耕成果。未来,我院将以命题创新和考试评价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医学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5.10.22
我院举行2025教师课堂讲授经验分享交流会
2025年10月21日,我院举行2025教师课堂讲授经验分享交流会。医学院王坤杰常务副院长,教务部相关负责人以及近百名教师参会。华西第二医院张伶俐副院长、我院护理部办公室朱红科长作为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医科正高组获奖者代表担任主讲嘉宾。王坤杰常务副院长在开场讲话中表达了参会教师深耕课堂、精进教学的期望,也强调了活动“以经验分享打破教学壁垒、以交流研讨提升授课质量”的核心目标。随后,张伶俐教授以“如何讲好一堂高质量的课”为主题,结合教学创新大赛经验展开分享。她聚焦教学内容“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搭配循证药学仿真教学系统、AI循证决策教学系统等工具提升学生深度参与度;同时提出课程思政需“盐溶于水”,需结合专业自然渗透,并构建“过程性评价(随堂测验、小组汇报)+终结性评价(实践报告、复杂问题解决方案)”的多维体系,确保教学兼顾知识传递、能力培养与素养塑造。朱红教授围绕“课程思政赋能新医科课程建设”,以《成人护理》为例分享实践路径。她围绕课程思政“隐性渗透、思政为魂、专业为体”的核心内涵,提出“定(锚定专业与思政双目标)、析(摸清课程特点与学情)、挖(提取专业知识内生思政元素)、融(嵌入教学各环节)、导(推动学生知行合一)、优(动态迭代优化)”六步路径,强调依托护理专业知识传递“责任担当”“人文关怀”等价值观。参会教师围绕“临床案例与教学结合”“课件设计”等话题积极互动。最后,教务部薛晖部长在总结时指出,此次交流会为新医科背景下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实践范本,也搭建了跨学科教学交流平台。我院将持续开展常态化教学研讨,以经验共享推动教师授课能力提升,为新医科人才培养筑牢教学根基。
2025.10.16
4金3银!我院学子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中再创佳绩
10月12-15日,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的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经过激烈比拼,我院斩获4个国家级金奖、3个国家级银奖,不仅获奖数目再创新高,而且在国际项目中实现了突破,取得了1金1银的成绩。经过国赛网评、金奖争夺赛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我院《光愈先锋——全球首台高能X射线闪疗装备领航者》《滤舟——中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滤器开拓者》《新膝望——高原大骨节病精准诊疗新范式》《Smartscope》4个项目斩获国家级金奖,《血桥——器官血型改造先行者》《医片AI心——AI+IHC标准品的基层病理诊断新范式》《AnesHead——革命性全麻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监测解决方案》3个项目获国家级银奖。我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凝练特色,挖掘重点项目,精准孵化培育。今年,我院共有49支团队报名参赛,已获得校级奖项44项(金奖19项、银奖13项、铜奖12项),省级奖项17项(金奖11项、银奖6项)。学院坚持培养医师科学家,倡导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平台和孵化基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我院累计获得该赛事国家级金奖21项、银奖11项、铜奖3项,数量居全国医学院校之首。国家级金奖(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项目名称:光愈先锋——全球首台高能X射线闪疗装备领航者指导老师:彭星辰,闵宇学生负责人:陈雨欣,2021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研究生团队成员:秦涵菲、黄绎文、张正坤、孔德潇、刘东兴、李浩然、覃可盈、宋韦瑾、王婧涵、朱翔麟、包涵、沈歆童、陈言皓、柯林虓项目简介:传统放疗受限于副作用大、疗程长等瓶颈。与之相比,闪光放疗技术不仅能更高效地杀伤肿瘤,还能显著保护正常组织。其中,高能X射线闪疗凭借其强穿透力和设备成本仅为质子闪疗十分之一的巨大优势,成为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技术路径。项目致力于从生物机制层面入手,验证高能X射线闪疗保护正常组织及逆转放疗抵抗效应,为核心装备的自主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加速高能X射线闪光放疗临床应用,推动癌症治疗模式革新。国家级金奖(产业赛道成果转化组)项目名称:滤舟——中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滤器开拓者指导老师:李林华、付平、黄进学生负责人:刘晨,2021级内科学(肾脏)专业博士研究生团队成员:李健、李清音、任柯瑜、颜天佑、周俊霄、林澄梦佳、周志锋、刘畅、徐鑫、吴雨芸项目简介:滤舟团队致力于CRRT滤器国产化,从原材料及亲水涂层研发入手,打造了第一款国产CRRT滤器,性能远超国外产品,为重症患者护航,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破浪。国家级金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名称:新膝望——高原大骨节病精准诊疗新范式指导老师:周宗科、王端、许宏学生负责人:姚葳,2024级外科学(骨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团队成员:岳岩、李硕元、杨凌霄、柳沛冉、谢诗彤、宋爽、姚婧、冯建榕、顾雨欣、晏宇轩、邓涛、樊思岐、何晓鹏、万旭峰项目简介:新膝望团队依托华西骨科与四川省大骨节病防治组长单位平台,聚焦大骨节病这一影响高原群众生活质量的地方性疾病,深入藏羌牧区开展义诊与筛查,建立大骨节病患者膝关节解剖特征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联合多方探索生物型膝关节假体的临床转化与应用,构建“筛查—诊疗—随访”闭环,助力高原患者重获行走希望。国家级金奖(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国际项目)项目名称:Smartscope指导老师:叶丰/步宏团队学生负责人:AneeshAggarwal,英国牛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团队成员:JustinU、SherryBan、AnzhiChen项目简介:Smartscope是我院叶丰/步宏师生团队联合英国牛津大学LuyaoWang老师、博士研究生AneeshAggarwal针对肿瘤诊断异质性强、疗效预测不精准、治疗过程不能监控的临床问题,整合病理、类器官药敏、磁共振双模态材料等前沿医工结合工具的智能诊断方案。通过该方案的设计和探讨,促进了华西-牛津的科研合作和交流,为肿瘤更精准的诊断提出了新思路。国家级银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名称:医片AI心——AI+IHC标准品的基层病理诊断新范式指导老师:叶丰/步宏团队学生负责人:王可欣,2025级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团队成员:闫建林、彭建越、王艺博、朱妍兴、郭馨月、叶慧玲、于靖靖、雍茜浩、田孝文、李怡洁、段佳秀、霍子阳、吴宜蔓、李金峰项目简介:医片AI心项目是针对广大西部地区医院病理诊断中的室内和室间质控的实体+AI的病理质控解决方案。方案突破性研发类器官标准品制备形成各肿瘤的免疫组化标准品实体进而AI智能判读系统结合,大幅提高免疫组化批间的一致性并提高了诊断效率。通过“三体一网”帮扶体系,将方案向基层医院和兄弟医院推广,实现较好的帮扶效果和社会效益。国家级银奖(产业赛道)项目名称:血桥——器官血型改造先行者指导老师:宋涂润、李峰、林涛学生负责人:马铭,2020级外科学(泌尿)专业博士研究生团队成员:张浩、徐陈亮、周菖龙、曾子霖、包蓉、曾军、吴怡霏、段雨欣、赵蕊、贺子妍项目简介:团队关注跨血型肾移植患者预处理时间长、并发症风险高、医疗费用贵的临床痛点,利用自主研发的特异性A/B血型改造酶、自主改良的器官灌注液完成了技术突破,实现了高效、安全的“器官血型改造”。团队成功开展了全球首例A血型、全球首例B血型肾脏改造后的跨血型肾移植手术,通过临床前实验证明了血桥方案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国家级银奖(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国际项目)项目名称:AnesHead——革命性全麻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监测解决方案指导老师:李茜段龙龙何露学生负责人:KowkamZhang团队成员:KowkamZhang项目简介:AnesHead团队依托四川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顶尖科研平台,聚焦全身麻醉中神经肌肉功能监测存在的灵敏度低、抗干扰能力弱及结果准确性差三大痛点,在电生理协同、双模态信号收集技术与全流程人工智能算法三大核心方向实现技术突破,实现了对神经肌肉信号的灵敏捕捉、稳定收集和精准判读。团队推出的新型神经肌肉功能监测系统,有望显著降低术后残余肌松等肌松并发症,致力于成为围手术期麻醉安全监测的全球新标准。
2025.10.14
程永忠书记为2024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
2025年10月10日下午,我院党委书记程永忠教授在江安校区第一教学楼B座B207为2024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进行题为“使命在肩,自当砥砺前行”的《形势与政策》专题授课。程永忠教授首先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学校重要政策文件精神,强调要把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国家发展。他指出,大二为“黄金筑基期”,同学们要坚持学业、技能、科研与素养四轨并进的发展路径,科学规划学习路线、合理管理利用时间。在回顾华西百年历史、以及在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担当作为时,程永忠教授强调了医者担当与家国情怀,勉励同学们以责任与担当回应时代命题,在学习、科研与实践中不断成长,成为堪当重任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学术新闻
查看更多
我院麻醉手术中心李茜主任医师、柯博文研究员联合生物大数据中心宋欢研究员团队在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杂志上发文
2025.10.23
麻醉科周诚、张东师团队在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上发表研究成果 揭示mPFC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是吸入性麻醉药镇静作用的主要决定因素
2025.10.23
健康科普
查看更多
2025.10.22
为啥别人从从容容游刃有余,你只能匆匆忙忙连滚带爬还爬不动…
2025.10.14
常喝咖啡的人才喝了半杯就突然心慌,这是老了还是心脏扯拐了?
2025.10.10
还没有当过先进发过言,年轻的我已经桥本氏甲状腺炎了……
2025.09.22
医生!智能手表预警说我心脏有问题,我好慌…咋个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