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预约电话被打爆的参观需求,真正发挥科普基地的健康教育功能,2017年11月13日晚八点,在华西临床医学院新教学楼八楼病理实验室,病理科姜勇副主任医师受病理科委派,与近40名志愿参加病理标本博物馆宣讲队的临床医学本科生见面,宣布宣讲队成立并启动现场培训。同时到场的还有病理科徐苗、张孟尼、周萍及高立敏四位讲师。
姜勇老师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的投身科普事业的热情,赞扬宣讲队的成立一定会改善参观群体的健康意识。随后为同学们讲述了华西医院病理科的历史,科室1936年成立至今已80多年,经过侯宝璋、陈钦材、杨光华等历代卓越病理人的积累和传承,才把病理标本馆建成为全国最大的病理标本博物馆,其中一些标本如蛔虫性肠梗阻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非常珍贵的学习和科普材料。杨光华校长和陈钦材主任甚至身后捐献遗体制作的病理标本也陈列在博物馆中。正是华西病理人的勤勉和奉献精神,才汇集和彰显了百年华西的厚重积淀。姜勇老师鼓励大家要把这种历史文化底蕴融入病理标本的讲解,宣扬华西文化,为来参观的社会群众普及医学常识,让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大家能把医学生的治病救人前推到预防疾病,并在宣讲队里更好地学习病理知识,对华西精神加以讲述和传承。同学们听后,对老一辈华西人肃然起敬,也更加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
徐苗老师就宣讲队的组织架构、培训进度和工作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场同学纷纷自荐,当场确定了宣讲队的九个小组和负责人。徐苗老师要求每个小组接下来尽快确定讲解标本、撰写讲稿试讲、提交科室审核定稿,后续就可启动参观预约登记,接受社会大众的参观并加以解说,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丰富讲解素材。
徐苗老师结合自己的讲解经验对宣讲队的同学进行了现场讲解培训,徐老师要求讲稿应口语化,通俗易懂,要有趣味性并做到鲜活案例化,徐苗老师举出日本友人松田宏也手指足趾冻伤截肢标本陈列背后的故事,并提醒同学尽量避免医学术语,多使用形象的比喻。随后,病理科5位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病理标本博物馆,同学们第一次面对几十个带有探照灯、整齐陈列4000多件病理标本的玻璃柜,都很受震撼。几位老师分别针对典型标本,现场示范讲解技巧及方法,并为大家答疑解惑。培训现场同学们热情高涨,与老师积极交流,收获满满。
最后,姜勇老师对华西病理标本博物馆的讲解工作给予厚望,希望博物馆这么宝贵的财富不要养在深闺无人识,能真正发挥市级科普基地的健康教育功能,并以宣讲为载体传播华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