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科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为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先进性,根据医院《关于在全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实施方案》,中西医结合科党支部在院党委的关怀和扶持下,注重支部内涵建设,充分发挥每一位党员的积极性,科室党政班子团结一致,励精图治,结合科室自身特点,确定了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主题——“抓住机遇促学科发展,服务民生中医中国行”
一、突出活动主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支部书记和各支委思想上高度保持一致,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在工作中起到表率作用,形成一个纪律良好、作风严谨、竞争力强的党支部团队。支委定期碰头,商讨活动的主题内容,以义诊、户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组织生活,充分发挥老党员经验上的优势,在主题活动上起到带头的作用。随着科室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层面的人员均有增加,支部努力吸收新鲜血液加入,使各个层面都有党员起先锋作用。支部宣传委员负责宣传橱窗建设,通过不同形式展示活动的主题。
在这次主题活动中,中西医结合科全体党员在支部的带领下团结科室所有人员,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把科室的发展视为全科人共同的目标,人人都有差距意识和发展意识,人人都关心科室的发展,人人都参与科室的发展,从而使大家精诚团结,为科室的发展不断努力。在这个过程中,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科室也逐渐形成良好的文化和内涵。
二、着眼全局,突出重点,努力争创教育部重点学科
学科方向是学科发展的灵魂。科室党政班子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做好科内组织动员、相近学科的沟通,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规划人才队伍,彰显各方向的特色和优势,作为今后学科发展的重点。通过学科建设,各学科方向得到长足进步:胰腺炎和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建设中医专病,四川省重大疾病防治中心建设项目,并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胰腺疾病研究中心在学术交流、共同申报课题、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合作,开展了院内“肠梗阻”交叉学科组活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方向:承办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术会议,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建设中医专病协作组单位,开展了院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交叉学科组活动:生物方剂分析中医药学与药物化学:完成了中药药理研究室的建设;针灸、痔瘘专业发展:以“服务全院、突出重点”为发展模式,开展全院的针灸床旁会诊治疗;与相关科室进行深入的交叉融合,通过交叉融合的模式,带动整个针灸专业服务规模、技术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痔瘘专业在进一步拓展医疗业务量的同时,主要以高位复杂性肛瘘为突破口,总结经验,突出特色优势,并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新技术的开展形成该病治疗的华西模式,带动专业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总体目标做到“该病就诊人数四川第一、专业学科水平西部领先”。
“一花独放不是春”,中西医结合科全体人员在科室党政领导班子带领下,紧紧围绕医(学)院、科室的医、教、研等各项工作,特色鲜明,齐头并进,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华西”这块响当当、硬邦邦的招牌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持之以恒,持续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
1、持续推进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成立中西医结合科“三进服务队”开展 “三进”服务。
2、支部牵头,根据“中医三进服务”的精神,定期组织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中西医结合消化、中西医结合呼吸、中医内科、针灸康复等专家教授到成都市第二福利院,为那里的百名老人进行义诊及健康咨询医疗服务。
3、以“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要求,定期组织中药知识宣传,使中药治未病、防病的知识深入人心。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小报、手册、专栏、板报等形式做好宣传。
4、以中医专病建设为契机,由支部提出了科室的便民措施。在支部的组织和带领下,形成一支不断壮大的健康宣讲队,包括医生、护士以及医学生,定期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同时对老病人进行免费随访,同时为老病人就诊开设绿色通道。以引领健康,助跑生命。
5、支部以多种形式帮助和指导下级医院的医疗工作,在推广医学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医院和科室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积极参与有关中医政策的调研活动。以为中医中药的良好发展献言献策。
中西医结合党支部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了党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高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今后要将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个长效机制,进一步调动全体党员,团员及群众的积极性,扩大的影响面,使该活动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同时紧紧围绕科室工作目标,脚踏实地、奋勇争先,再创佳绩,为继续保持示范党支部的称号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