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2018年第三期“华西院士论坛”——中国工程院张英泽院士到我院访问交流并做“论医学创新的十大关系”讲座 2018.06.25

6月20日,中国工程院张英泽院士莅临华西医院进行交流访问。李为民院长等院领导以及科技部、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等出席了相关会议。本期院士论坛由科技部与骨科专业对接,张院士来访不仅面向全院进行学术讲座,同时也与临床科室进行面对面的专业交流。

20日上午8时,张英泽院士来到骨科,与科室管理小组及青年骨干医护人员共计60余人进行了专业学术交流,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周宗科教授主持。首先,周宗科教授就我院骨科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的发展现状向张英泽院士进行了介绍;张院士对我院骨科取得的成就予以充分的肯定,并建设性地指出在未来要加大青年医生的创新力度,以扩大华西骨科的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张英泽院士就创新的重要性和如何创新进行了经验分享,并强调要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年轻人创新,并阐述了自己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方略;上午10时,张院士随方跃教授一行进入骨科手术室,进行手术交流指导。

下午14时,在临床教学楼多功能厅,张英泽院士面向全院各临床科室、专职博后、各研究所(室)、博(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做了题为《论医学创新的十大关系》的专题讲座。讲座中,张院士以“屠呦呦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为引,点明创新的重要性,并从创新与环境关系、创新与借鉴关系、创新与观察关系、创新与思考关系、创新与实践关系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阐述了医务工作者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同时,结合骨科专业以及国内外学者实践经历,旁征博引,直观而具象地举例说明在生活、工作中迸发创新创造。深入浅出的讲座内容、贴切实际的阐述方式赢得到会人员的阵阵热烈掌声。讲座尾声,他总结道:“创新需要长期实践的积累,认真观察,反复思考,才能迸发创新思维;将创新思维立刻进行实验,不断修正、完善和时间,才能产生创新成果。”

 

链接:

张英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学家;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导;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所长,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4所大学的客座教授。致力于复杂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研究,是我国骨科创新与骨折微创治疗的首倡者,是骨科创伤领军人之一。原创提出了骨折顺势复位固定理论、骨折仿生固定理论、不均匀沉降理论等十几项创新理论,研发了系列微创复位固定技术、器械和内固定物;获授权专利127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9项获注册证并转化,其中3项同时在美国FDA注册。以第一主研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完成了我国首次骨折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创建了世界上样本量最大的骨折流行病学数据库,文章以论著形式发表在Lancet子刊Lancet Global Health(IF=17.686)。发表学术论文679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427篇,SCI收录论文112篇。主编/主译学术专著25部,3部著作被Thieme出版社和Springer出版社从人民卫生出版社购买版权,译成英文向全世界发行。

 

 

 

 


作者:陈珍 蒲兴翠 编辑:刘欢 来源:科技部骨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