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委组织部和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一行来院访问。院党委书记张伟,党办、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医务部、护理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克拉玛依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程飞感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直以来对克拉玛依、对新疆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奉献与援助,并高度肯定了我院4位援疆干部的工作。
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院长凌立省详细交流了我院援疆干部的工作情况。他指出,每位专家都根据受援科室的发展情况,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先进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理念,带到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在全院进行推广应用。为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人才学科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加快医院人才梯队建设,2018年初,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制定了援疆专家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又制定了“个性化”的援疆专家培养对象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鄢秀英、张雨薇、李喆、石锐4位专家采取“一对一”的培养模式,分别带教2—3名年轻医生,把自己的先进技术和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他们,全面提升年轻医生工作能力。医院根据援疆专家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对每位专家在任期内的专业技术工作、科研工作、临床教学工作及指定培养对象进行定期追踪考核。为贯彻落实中组部医疗援疆工作,促进边疆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发展,加强华西医院与对口支援医院的交流合作,院党委书记张伟一行多次到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指导工作并看望在医院工作的援疆专家。
图 援疆专家工作情况
每位援疆专家的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鄢秀英,女,肺癌中心副主任护师,任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该同志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及沟通协调能力,踏实认真尽职尽责地工作,全面提升了护士长团队的管理能力及全院的护理服务质量。
鄢秀英同志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熟悉护理部工作,深入临床科室调研。完善了护理三级质控人员的职责分工及方法;修订了护士绩效分配方案:自2018年起,在科室护理绩效考核中增加了科室工作负荷等级、中医治疗护理项目等,使护士绩效分配更合理。加强了全院护士长管理能力的培训,经常分享病房管理经验,对护士长的临床管理能力进行实时辅导,使护士长更新了管理理念,提升了管理水平。到院以后,在评估专科护士专业能力及患者需求基础上,开设了伤口/造口护理、糖尿病教育护理及心理健康咨询等三个护理专科门诊,充分调动和发挥专科护士特长,提高护理服务品质。完善了门诊患者就医流程及诊室标识,使门诊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的投诉量明显下降;完善了危重患儿转院流程,使转院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3--1/2,减少了医疗安全风险;拟定/修改了符合二级医院要求的护理规章制度20余项,并定期进行督导检查;修订完善了病房各类药品、危化品、消毒管理等20余项相关管理制度。2017年9月,带领护理团队在《第五届全国医院管理品管圈大赛》中获二级医院三等奖;2018年5月参加克拉玛依市护理品管圈比赛获二级医院一等奖1名和三等奖1名。
图 鄢秀英同志工作镜头
张雨薇,女,副教授,内分泌科副主任,任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中心主任。该同志克服家庭困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科室发展献计献策, 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全力配合我院做好援疆各项工作。
张雨薇同志负责内分泌代谢病科、内分泌肾病科和血透中心的专科管理工作。工作中敢于创新,严格规范疾病诊疗及用药流程,提高科室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开拓临床思维。与骨科、泌尿外科合作,开展“糖尿病足”、“肾上腺疾病”的特色亚专业。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获得全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中心获得2017年全院绩效一等奖,全院急救技能比赛一等奖等各种奖项。该同志每周门诊坐诊2次,每周进行教学查房4次,科室教学讲座16次,组织开展疑难病例讨论12次,全院讲课2次。指导科室发表SCI论文1篇,获得市级课题1项《维生素D与妊娠期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相关研究》,院级课题2项:《非药物营养干预体重管理》、《妊娠糖尿病高危人群营养干预的研究》。2018年3月联合华西医院检验科、内分泌代谢科,亲自撰写并申报市级课题《巨噬细胞分泌microRN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拟申请项目经费100万元。为了对全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进行更好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已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数据中心合作,开始建立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的大数据管理平台。援疆期间,张雨薇同志带领科室医疗小分队先后前往白碱滩、天山、小拐乡等偏远社区积极开展义诊服务。定期到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独山子市人民医院,进行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及专业讲座。大力提升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专科社会效应的同时,亦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图 张雨薇同志工作镜头
石锐,男,骨科副主任医师,任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积极投入临床工作,在日常查房、坐诊和手术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不断把自己掌握的先进的理念、技术传授给骨科医务人员,手把手带教临床医生,开展多形式业务培训,为科室发展及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石锐同志亲自带教手术52台次、门诊量700余人次,每周开展2次教学查房,督促科室建立读书报告机制。多次在全院及科室开展专题讲课和疑难病例讨论。全面提高医疗安全和业务水平。结合市医院“西学中”转型契机,带领科室管理小组多次前往自治区中医院和乌鲁木齐市中医院骨科参观学习,选定中医治疗项目,建立中医病种流程,提高骨科中医治疗率。签订“一对一”教学对象2人,通过培训,当地医生能够独立完成下肢髓内钉固定,足踝创伤,糖尿病足手术。开展多学科协作,顺利完成了2例巨大原发性软组织肿瘤切除保肢术,效果满意,进一步扩大了华西骨科在当地的美誉度。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在社区为居民做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专题讲座,深入边远的陆良油田开展义诊,在石油管理局为油田干部职工进行腰背痛防治的科普讲座。大力宣传援疆工作和当地科室特色,为当地医院学科发展助力。
图 石锐同志工作镜头
李喆,男,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任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该同志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有很强的医教研能力,,带动了克拉玛依市精神及心理学科建设,实现了SCI零的突破,促进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获得组织部、受援单位、患者高度认可,并获得克拉玛依市委组织部表扬信。
面对开放床位近220张的精神康复中心,迅速高效展开工作,将精神康复中心之前临床心理一科、临床心理二科、睡眠科、老年病科、康复科5个科室紧密团结在一起,以中心为单位开展各项医教研及管理工作。该同志组织每月一次的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的管理小组会议,就各科开展专业学习、疑难病例讨论、以及相关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工作安排。开展每周两次的专家门诊工作,门诊300余人,并由一名中级以下医生轮流跟诊学习;轮流到5个科室指导查房,查房100余次,开展以中心为单位的每月一次的疑难病例讨论8次;开展以中心为单位的医、护、技为一体的每两周一次的专题讲座,共计12次。举办主题为《新型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及安全性》、《失眠障碍研究进展》全院专题讲座2场,开展新技术1项,确立“一对一”重点培养对象4名(其中护士1名)。指导医护文章撰写、各级别课题的申报。以通讯作者指导已有社区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以及临床现有数据,投稿论文4篇,发表SCI 1篇,另已接收中文1篇。指导医护人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年会投稿1篇,获壁报交流,指导培养对象申报克拉玛依市科技项目4项。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心理服务活动,如:2017年“10.10精神的卫生日”,2018年3.21“世界睡眠日”等。中心于2017年9月加入“华西精神卫生联盟”,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共建、远程医疗、医学研究、双向转诊等方面进行合作。2017年9月受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委托赴和丰开展100余人的严重精神障碍风险评估;与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进行合作,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讲座与服务;与新疆油田公司合作,针对近30000名员工开展心理测评工作。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乌鲁木齐四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独山子医院、白碱滩医院、奎屯州医院等开展了医疗巡诊及讲授工作。
图 李喆同志工作镜头
院党委书记张伟表示,两院良好的交流平台和对口支援机制已经建立,将按照中组部援疆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做好进一步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总结凝炼模式,与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一道共同提升业务发展和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推动医院专科建设,使医疗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