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6--21日,第23届世界神经病学大会(WCN2017)在日本京都召开,该大会是世界临床神经病学领域的重要会议,由世界神经病学联盟主办,旨在交流最新研究进展,加强世界范围的研究合作,合力攻克神经疾病防治困难,减轻神经领域疾病的负担。本届大会由日本神经病学学会、亚洲及大洋洲神经病学协会承办,主题为“确定神经病学的未来(Defining the Future of Neurology)”,来自全世界121个国家的8650位代表参会。
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及脑血管病中心刘鸣教授带领博士研究生韦琛琛和邓灵慧参加大会,并分别做大会和分会场发言。刘鸣教授在主会场担任主席,并作了关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剂量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选择(Should the tPA dose be lowered in ischemic stroke? )的专题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大家就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亚洲人是否应该使用较低剂量及东西方文化传统对治疗选择影响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分会场上,神经内科博士研究生韦琛琛和邓灵慧分别就脑梗死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Impact of Anemia on In-Hospital Complications after Ischemic Stroke” 和 “Interventions for manage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A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23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作了口头发言,得到在场同仁的认可,华西团队也是本次大会口头发言人数最多的中国团队。
大会设置一个主会场、11个分会场和30余个培训专场(Teaching Courses和Workshop)。口头交流论文300余篇,壁报展出2367篇,内容涵盖脑血管疾病、癫痫、神经变性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神经重症和神经影像等神经病学领域各亚专业,参会代表们就神经系统各领域疾病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本次大会受到承办国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首相发来贺电,王子、王妃及卫生部长、科技部长、教育部副部长和日本医学会会长等多位官员参加了开幕式并致辞,充分体现了随着老龄化带来的严重社会负担,神经疾病已成为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的临床医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