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我院首次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成功抢救一例重症暴发性心肌炎病人 2014.04.10

我院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CCU于今年121日急诊收入一名15岁重症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男孩。重症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极高,特别是年轻的患者。入院后虽经全力抢救治疗,但患儿仍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心脏骤停,休克不能纠正,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进行性加重。传统的治疗措施均已使用,患儿的病情却没有看到逆转的希望。CCU的贺勇、陈玉成、冯沅教授组成临时急救小组,同时迅速组织多科联合会诊。经反复讨论和论证后,123日,由心脏大血管外科赁可教授、住院总罗书画及麻醉科体外循环组周荣华教授紧急床旁血管切开插管建立通道,行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缩写ECMO)支持技术,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于126日顺利撤机,为患儿挽回生机。后又在ICU、呼吸内科、感染科、血液科、神经内科、营养科等科室的通力合作下,针对患儿各种并发症逐一处理,历经数次波折,终于使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于321日转入温江永宁康复科继续康复治疗。

这是我院第一例使用ECMO V-A转流方式抢救心源性休克的病人,在整个救治过程中,为了确保成功,也为了积累宝贵的第一手经验,周荣华教授主动牺牲休息时间,带领体外循环组的几位医生,24小时不间断值守在ECMO机器旁。以王雅莉护士长为首的CCU护理团队,面对整个复杂的全新抢救模式,不畏困难,迅速行动,组织大家边参加急救,边学习摸索ECMO治疗中的护理新问题,为救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ECMO是代表一个医院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项技术,它是由体外循环技术衍生而来,用以暂时对重度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体外呼吸循环支持,为医疗人员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该技术在我院CCU首次成功应用的经验,将为更多的心肺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在这场与死神角逐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我院在跨学科团队联合抢救危重病人方面的优势及华西人为了患者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面貌。

 

 


作者: 廖先珍 编辑:刘琴 朱方 来源:心脏内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