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20
8:02
震魔狰狞
瞬息间
大地晃动
房屋倒塌
塌方不断
鸟儿的啼叫声
汽车的轰鸣声
琅琅的读书声
顿时被淹没在震魔咆哮的声浪中
此刻的你,正坚守在自己的手术室岗位上,等待即将进行手术的主管医生。来不及细想,你大脑的第一反应是你面前的病人如何转运,病人的情绪如何安抚,病人家属的疏散和解释。手术室里的同事们有条不紊地采取推、背等各种方式转运病人。待到和同事们一起转移完还未进行麻醉的手术病人,你走到了调度室,毅然决然地在赴一线抗震救灾的报名表上填上了自己的名字,等待医院领导的安排和指示。
爱在救援中渗透
涂雪花,80后,一个开朗活泼的四川妹子,因对医疗行业的无限向往,对“白衣天使”的无限憧憬,选择成为一名护理人,2007年至今一直在华西医院手术室工作,现在已经是一名神经外科的专科护士。凭借着使命感、责任感、始终将病人生命放在第一位的原则性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受到手术室领导们的一致好评。在地震的那一刻,她想到的是灾区肯定有很多地震伤员,作为护理人的使命感又一次涌上头顶,接受医院的选派前往雅安灾区一线进行抗震救灾,为了携带更多的救援物资和急救设备甚至个人用品都舍不得多带,连夹克都是护士长在她们出发前硬塞到她们的行李包里,因通讯受损没来得及通知家人,就这么匆忙地踏上了华西医院第一支前往雅安芦山的医疗队。
20号下午13:00,医疗队冒着余震不断、飞石不断、道路受损严重、山区弯道多、随时可能塌方的危险抵达了雅安市芦山县。医疗队在到达芦山县的时候立即在芦山县人民医院设立临时医疗点开展紧急医疗救援。芦山县受灾情况比较严重,医疗队到达比较早,许多伤员都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在一个接一个地处理伤员的过程中深夜到来了。
花在坚强中绽放
优秀的华西护理人在前线,在大灾大难面前,在重灾区无数伤员面前,在艰苦恶劣的条件面前,这位年轻的女孩子,克服生活条件上各种不便,任劳任怨,积极配合医生们的工作,为医疗队的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坚定不移、勇于奉献的品质,和身上自然而然流露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人动容。采访时她回忆起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每一幕辛苦、每一个细节,甚至谈到自己所经历的各种危险时,都在微笑着,在步行前往太平镇的塌方路上爬行时,在通过麻绳度过危险地段时,在面临仅剩下残缺木板的吊桥时……她所想到的都是只有迈过了这个危险,才能抵达受灾群众的身边,才能提供及时的护理和救助。她出生在我们民族最沉痛也是最坚强的时刻之一,她面临的是最为危险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但这也造就了这位80后女护士异于常人的坚强和乐观。作为医疗队伍里面仅有的两位女生之一,总是冲在最前面,将自己急迫地想要救助伤员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21日,正在芦山县人民医院进行地震伤员抢救工作的华西医院医疗队接到华西附二院医疗队的紧急会诊邀请,一名5岁灾区患儿在帐篷里突发呼吸困难。通过专家会诊之后安排向雅安市人民医院转送。在雅安市医院经过CT扫描气道评估后,考虑患儿年龄小、病情严重,当即决定转送至华西医院,涂雪花就被安排在护送患儿的这辆救护车上。就在救护车刚刚驶进成雅高速公路入口处,医生发现患儿突然意识淡漠,口唇紫绀,判断患儿发生了完全性上呼吸道梗阻,果断迅速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及时挽救了患儿的生命。随后,在开往华西医院的途中,涂雪花和另一名护士轮流为小孩捏呼吸球囊进行人工通气,保障患儿呼吸顺畅氧供充足,顺利将患儿护送到华西医院……
梦在淬炼中升华
“在救援现场我也差点流过泪……”,不是因为辛苦,不是因为埋怨,不是因为委屈,是因为感动。感动来自于那些被地震震不垮的亲情,来自于医院领导们对她的关心,来自于手术室同事们对她的照顾,来自于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来自于朋友们发来的慰问短信,来自于前线医疗队“战友们”对她的鼓舞,来自于前辈党员同志们对她的引领,更来自于在抗震救灾现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的荣耀。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救援队临时党支部鉴于她一直以来的优异表现,在救援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曾勇副院长的提议下,在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的主持下,在前线党员的共同介绍下,在敬静书记的领誓下,涂雪花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作为表现极为突出的华西护理人员火线入党。
用华西医院党委敬静书记的话说,在大灾大难面前,华西人从上到下,训练有素,团结一心,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华西人都是勇往直前的,没有一个人退缩,这是华西传承百年的精神,也是我们这个团队在新的时期展现出来的历久弥坚的风貌。涂雪花这个华西医院平凡的一员,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冲在前面的勇于奉献的品质,正如承载着华西精神的花朵一般。就让这朵无畏的花在地震废墟上,在医疗救援中,在地震伤员心中,在雅安这片坚强的土地上,在抗震救灾的所有人心中绽放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