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下午,第六届华西健康科普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厚德楼多功能厅举行。此次大赛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指导,我院、四川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科普基地联合主办,自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4家机构报送的1305个科普作品参赛。经过初评、专业性审核、网络投票、复评、决赛等环节,8个个人讲解类作品、10个团体表演类作品、58个文章类作品、55个图片类作品、123个视频类作品获奖。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赵敏,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峰,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杨晓,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辜彬,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杨永,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耘,我院党委书记程永忠,以及进入决赛的18支讲解、表演类参赛队伍,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4家机构的参赛代表近500人参加。我院党委副书记申文武主持。
胡强强副司长在致辞中向大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依法依规开展健康科普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各地医疗卫生机构都在积极行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行业影响力较大的医疗机构,一直积极主动发挥健康科普的主阵地和主力军的作用。已连续举办六届的华西健康科普大赛不仅传播了权威科学的健康知识,孵化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健康科普人才,成绩值得肯定与鼓励。希望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参与到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工作中来,越来越多的展示平台和激励机制不断助力健康科普的规范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将继续加大对健康科普工作的政策引导,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鼓励更多医疗机构成为科普高地,培养更多的健康科普人才,产出更多的优质作品,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切实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赵敏书记、张峰副主任、程永忠书记也分别致辞。他们表示,希望通过华西健康科普大赛这一平台,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科普事业发展,发掘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普人才,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科普,积极参与科普,共同投入科普,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贡献力量。
随后,举行了《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医学科普读本》(藏汉、彝汉双语版)新书发布环节。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的大力支持下,我院联合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聚焦藏族、彝族民族特点,以纠正民族地区群众健康知识误区为核心,从《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医学科普读本》系列丛书中精选贴近民族地区生活的主题,组织专业翻译团队,精心制作了民族群众能看得明白、读得清楚、用得实际的藏汉、彝汉双语科普读本。
决赛现场,《枕头,您选对了吗》《防流感秘籍之当“四大天王”来敲门》《假如肝脏会说话》《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一生》……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北省邢台市第九医院、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等机构的8名个人、10支队伍分别进行了个人讲解和团体表演的最后比拼,他们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轻松活泼的方式传播健康知识。
来自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四川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成都市科学技术推广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卫视的6名专家以及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的2名专家共同组成评委团。他们立足科普作品的科学性、普及性和趣味性,从作品主题、内容表现、舞台效果、服装道具等维度进行打分和点评。
经过激烈角逐,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孙敖凭借“化身”徐霞客讲解高原反应相关知识的创意讲解,获得个人讲解类一等奖。此外,还评出个人讲解类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油烟谍战》、我院门诊部《糖门宴》获得团体表演类一等奖,此外,还评出团体表演类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
为持续推动健康知识普及,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加大优质健康科普作品创作力度,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从2020年起,我院积极践行医疗国家队使命,举办面向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华西健康科普大赛,迄今已连续举办六届,吸引了全国352个单位的3282个作品、超过1.6万名选手参赛,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华西健康科普大赛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健康科普标杆赛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