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重磅揭晓!我院牵头获14项大奖! 2025.08.28

2025年8月28日上午,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召开,隆重表彰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与获奖项目。我院牵头14项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其中,1人获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四川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from clipboard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人)

from clipboard

邵振华

我院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细胞膜表面受体GPCR药理学与创新药物研究。近5年,以通讯作者在Nature、Cell、Molecular Cell 、Nature Chemical Biology、Cell Research、PNA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入选Faculty Opinions。

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等项目,承担国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等。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树兰医学青年奖、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四川五四青年奖章、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四川省十大科学进展、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特等奖等。

针对临床需求和靶向药物研发瓶颈,带领团队从理想药物开发靶点——G蛋白偶联受体(GPCR)分子药理学出发,基于新方法/新机制提出靶向药物发现和疾病干预的新策略。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

from clipboard

吴泓教授团队:肝癌微创诊治新策略的建立与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吴泓、兰天、谢坤林、郑树国、王晓颖、蔡云石、蒋涵羽、高峰畏、刘杰、万海峰

创新成果:项目组历经10余年,建立肝癌微创诊治新策略与关键技术,牵头制定国际共识,首创肝癌复发风险术前评估-手术抉择“华西方案”,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显著降低。相关成果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医学权威杂志引用2000余次,撰写指南及共识6部,成果在150余家医院应用,培养专业人才12500余人,超11万名肝癌患者受益;成果推广至全球20多个国家,对我国肝癌微创诊治技术的水平提升与国际推广做出重要贡献。


from clipboard

陈茂教授团队: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主要完成人:陈茂、冯沅、彭勇、赵振刚、周宇、陈飞、李奕明、熊恬园、王建勇、李君丽

创新成果:团队发挥“产学研用”力量,历时13年攻关,建立AS介入治疗创新体系。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制定国际国内共识4项,获国际权威专家高度评价。成果应用于全国近400家三甲医院,救治超4万患者,项目成员赴美国、瑞士、智利等国进行AS介入治疗创新体系的指导,推动中国器械与技术的海外应用。项目单位组建“心脏结构与功能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并吸引创新企业落户四川,推动我省三类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创新发展,获批首批四川省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单位,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贡献。


from clipboard

夏庆教授团队: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医热病理论创新及中西医结合体系构建

主要完成人:夏庆、蒋俊明、黄伟、邓力珲、金涛、杜丹、郭佳、胡诚、杨鑫敏、董鉴霞

创新成果:项目组从上世纪70 年代原创性构建了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医辨证论治的热病理论框架,近20年来,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剂等关键技术难题入手,构建了中西医结合创新技术体系,使SAP病死率大幅降低,项目组研发的“六合丹软膏”成功转化,获批1.1类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批件。牵头制定国内指南等5部。推广应用遍及全国,受益患者超十万。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研究结论被美国、日本等6部指南共识引用。


from clipboard

吕粟教授团队:重大精神障碍影像早筛早诊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

主要完成人:吕粟、张蕾、张文静、杨智鹏、邱昌建、刘念、王利团、夏春潮、 曾嘉欣

创新成果:项目组创新构建重大精神障碍影像早筛早诊关键技术,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8 项,均已转化。重大精神障碍影像早筛早诊系统已应用至全国上百家单位,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区),累计检查超五万人次。多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一带一路”放射学培训班等,辐射5大洲22个国家;举办“精神影像西部行”等专病培训会,培训医技人员逾10000人次。牵头成立中国精神影像联盟,为项目“立足华西,深耕四川,辐射全国”提供了规模化应用场景和成果转化通路。成果显著提高了重大精神障碍早筛敏感度和早诊准确度,填补了缺乏客观特征辅助临床筛诊的国际空白,巩固了我国在精神影像领域的国际引领地位。


from clipboard

蒋艳教授团队: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救治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蒋艳、胡鑫、游潮、马潞、胡紫宜、唐晓平、段丽娟、王金垚、陶传元、郑峻

创新成果:项目组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的资助下,围绕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围术期营养管理三大关键救治环节展开研究,建立多参数组合的急性期非手术治疗技术与标准,牵头开展国际多中心RCT并形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非手术治疗中国方案,发表论文100余篇,牵头制定指南、主编专著/教材、授权专利等20余项。成果写入AHA/ASA、ESC等指南,提升了患者救治成功率,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四川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

from clipboard

解慧琪教授团队:细胞外基质材料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解慧琪、秦廷武、李晓明、翟晖、宁良菊、罗静聪、李次会

创新成果:项目组建立细胞外基质材料关键技术体系,落地转化专利12项,5项产品获批国家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另有5项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获临床试验批件,其中消化道修补片和宫腔修补片为国际首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产品。上述产品在全国上千家综合医院广泛使用,惠及500余万患者,对比国际同类产品价格下降50%-90%,每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上亿元。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from clipboard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

from clipboard

此外,我院5项参与项目,获四川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不仅是对创新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勇攀高峰精神的弘扬。向这些“华西骄傲”祝贺!向在各自领域埋头苦干、求实创新的华西人致敬!让我们以榜样为镜,共同为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贡献华西力量!


作者:曹玥 编辑:袁婧 刘欢 郑源 来源:科技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