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一带一路”西部康复论坛暨第十三届华西康复国际学术论坛在成都隆重启幕 2025.06.29
 规范康复规范筑牢西部康复大同质
数智康复数智驱动西部康复高质量

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一带一路”
西部康复论坛暨第十三届华西康复国际学术论坛
在成都隆重启幕

      2025628日,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一带一路”西部康复论坛暨第十三届华西康复国际学术论坛在成都祥宇宾馆隆重启幕。

      本届论坛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康复医学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康复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承办,新加坡中央医院、四川省康复医学会、贵州省康复医学会、云南省康复医学会、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甘肃省康复医学会、新疆康复医学会、青海省康复医学会、宁夏康复医学会、重庆康复医学会、四川省康复治疗师协会协办。

      论坛以“创新驱动西部数智康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1个主旨论坛、12个分论坛、17个康复技术培训班及13个工作坊组成,共邀请263位中国大陆专家、5位中国港澳台专家、25位国外专家进行398场学术讲座与专题培训,诠释现代康复医学新进展,新思路,重点就肌骨康复、神经康复、心肺与重症康复、老年康复、儿童康复、盆底康复、意识障碍康复、康复护理以及康复学科建设等领域展开研讨交流,提升区域康复医学水平,助力西部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书记程永忠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候任主委周谋望教授,墨尔本大学杰出教授/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院士Kim Bennell教授,四川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徐保华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彭明强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魏全教授主持。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书记程永忠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候任主委周谋望教授,墨尔本大学杰出教授/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院士Kim Bennell教授,四川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徐保华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彭明强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魏全教授主持。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书记程永忠教授致辞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书记程永忠教授代表论坛主办单位向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致以诚挚欢迎与问候。他指出,康复医学作为华西医院百年发展历程中的核心建设领域,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深耕积淀,已成为医院最具代表性的学科名片之一。

程书记回顾了华西医院133年的发展成就:目前以华西品牌为核心的医疗体系已拓展至11个院区。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医院正积极探索"预防-治疗-康复-康养"一体化发展路径。未来将持续强化对康复等优势学科的政策倾斜与资源投入,加速推进学科跨越式发展。

他特别强调,华西康复今日的学术地位离不开历代学科建设者的奉献,并向以何成奇教授为代表的学科奠基人致以崇高敬意。程书记恳请与会专家为华西康复的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期待通过深化合作共同引领行业创新。最后,他再次感谢各界对华西康复事业的支持,期待本次论坛成为推动西部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引擎,并祝愿全体与会者在学术交流中收获丰硕成果,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候任主委周谋望教授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候任主委周谋望教授在致辞中首先热烈祝贺此次论坛的召开。他表示康复医学的发展与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不断政策的支持出台是离不开的。同时也离不开在座的各位专家的努力工作。我们康复医学的专家同道们一定要努力向上,把党和国家的关怀落实到我们的学科发展上来,周教授指出,他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我们各级机构的领导的关怀下,在各位专家的努力下,康复医学一定会有更加广阔和美好的明天。最后周教授预祝我们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墨尔本大学杰出教授/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院士Kim Bennell教授致辞
       Kim Bennell教授代表25位海外学者致辞,向大会主席何成奇教授及组委会致以诚挚谢意。首次造访成都,深度体验城市文化魅力,特别提及这座熊猫之都的深厚历史底蕴、特色美食与热情待客之道令人难忘。

Kim Bennell教授高度评价中国同行研究成果,对先进设施及青年学者的科研热忱印象深刻,期待在康复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双向学术交流。最后,她预祝本届论坛取得丰硕成果,并盛邀中国学者回访各国机构。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徐保华会长致辞
      徐保华会长首先代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向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到来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以及对长期以来关心四川省卫生健康事业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徐会长指出现在我们正面临严峻的老龄化趋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达21.7%,慢性病导致的失能问题日益凸显,构建"预防-治疗-康复-照护"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将康复医学列为"健康四川"建设的核心任务,通过系统化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全面落实国家八部门政策要求,建成覆盖全省市县的三级康复网络,实现市级康复医院全域覆盖;创新建立全国首个省级康复治疗师协会等。

针对康复医疗人员配比不足、基层服务覆盖率待提升等问题,徐会长提出重点发展方向。他强调要深化"一带一路"康复联盟的区域协作,加速西部康复技术标准化进程;推动华西医院等机构的智能康复、远程康复技术向基层转化;同时培育人才根基,提高人才建设,为康复新发展提供动力。

最后,徐会长呼吁让我们携手以本次论坛为起点将数字康复带入生活,并生根发树。期待与会专家在成都收获丰硕学术成果,共同助力西部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彭明强教授
      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常务会长彭明强教授代表中国康复医学会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海内外专家、主办单位及协办单位致以衷心感谢。

彭书记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战略位置,体现了对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作为四大医学之一,康复医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支柱。近十年来,该领域取得显著发展:机构数量持续增加、人才队伍逐步壮大、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这些成就离不开全体康复工作者的贡献。

学会始终秉持"大康复、大融合、大健康"理念,通过加强学术交流合作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学会牵头成立七个区域康复论坛,其中西部康复论坛成效尤为突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凭借完备的康复学科体系和专业实力,已成为全国康复新高地,为国家康复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本次论坛汇聚三百余位专家学者和一千余代表,聚焦康复医学新进展、新理念、新技术,旨在打造多学科融合的学术盛宴,构建"学术-产业-实践"一体化平台,提升区域康复水平。

彭书记强调作为推动康复事业发展的核心社会力量,学会将持续履行"四大服务职能":服务科技工作者、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辅助政府科学决策。未来将通过深化合作,支持地方学会建设,促进人才培养与学科创新,为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最后,彭书记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论坛开幕式合影
       开幕式结束后,本次会议的主旨论坛拉开帷幕。与会专家围绕康复需求升级背景下的创新驱动力构建、康复服务体系的系统性变革、多学科交叉融合范式创新、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多维度多视角探讨康复高质量发展的新策略、新路径,以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康复健康服务需求,,质量,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岳寿伟教授以《康复医学转化的思考与实践》为题作主旨报告,他强调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医工交叉等方式构建康复医学转化创新机制,打通智能康复设备研发路径;建立临床问题导向的科研体系;完善循证医学转化模式,推动数字疗法的规范化应用。对西部数智康复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最终实现以科技创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根本目标。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候任主委周谋望教授在《康复医学学科内涵与临床康复一体化》主旨报告中,系统论述了 肌肉骨骼康复,脊髓损伤康复,心脏康复等多个领域的康复医学学科内涵,推行全周期康复管理,将早期干预融入急性期治疗;搭建标准化质控平台,实现康复疗效量化评估。周教授强调,一体化建设需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患者功能重塑为目标,为西部康复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方法论支撑。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学科主任何成奇教授在《西部康复数智转型战略思考》主旨报告中强调,数字化变革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必然选择。他提出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构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康复管理全流程数字化;通过搭建远程康复网络平台,实现医疗资源实时互联互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重点研发创新应用。何教授指出,需提升服务可及性,为西部康复高质量发展构建新范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副校长张占军教授在《脑健康与认知衰弱的多维度测评与管理》报告中指出,老龄化进程中脑白质微结构改变是认知衰弱的关键病理基础。他提出融合神经影像学标记物、数字认知评估及生活方式干预的三维管理体系,通过早期识别脑白质高信号等生物标志物,建立个体化脑健康防护方案,为延缓老年认知衰退提供科学路径。
 

      墨尔本大学杰出教授/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院士Kim Bennell教授在报告《How can we use digital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uptake and adherence to lifestyle management for chronic conditions》中指出,慢性病导致的全球疾病负担已经十分沉重,而传统管理面临依从性低、资源不均等挑战。她提出许多数字赋能路径,如基于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生理指标,动态调整运动处方;通过AI算法分析患者行为数据,推送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搭建虚拟社区促进患者互助,提升在线教育参与度。其团队开发的骨关节炎数字管理平台已使患者长期依从率提升,证明技术整合可突破慢病管理核心瓶颈。

      美国生命大学副校长John Downes教授在报告《Maintaining a healthy nervous system with Chiropractic》中强调,脊柱作为神经传导的核心通道,其力学失衡可直接压迫神经根,引发疼痛与功能障碍。他提出SAID四维干预原则:通过特异性评估神经通路状态、制定适应性矫正方案、加强神经肌肉控制训练、满足个体功能需求。其团队创新性整合动态步态分析与迷走神经激活技术,优化"脊柱-神经-器官"信号传导通路,为慢性疼痛及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提供新路径。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London Lucien Ooi教授在《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healthcare》报告中指出,AI是实现精准化、普惠化医疗目标的核心驱动力。他强调AI通过疾病风险早期预警、临床诊断效能优化和医疗资源智能分配三重路径重塑医疗体系。以新加坡实践为例,AI技术深度整合公立医疗网络,显著提升慢性病管理效率,其构建的多维智能医疗框架为全球智慧医疗发展提供重要范式参考,彰显人工智能在推动预防型医疗转型中的关键价值。

主旨论坛主持人刘宏亮教授、魏全教授

主旨论坛主持人何红晨教授、杨霖教授

主旨论坛主持人杨永红教授、高强教授
      刘宏亮、魏全、何红晨、杨霖、杨永红、高强分别主持主旨论坛,本次主旨论坛紧扣"创新驱动西部数智康复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党中央关于卫生健康事业的战略部署为根本遵循,深度聚焦康复医学转型发展的时代命题。1300多名代表和学员参加论坛,现场提问讨论环节互动气氛热烈,思想碰撞已点燃西部康复创新的星火,必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促进西部以及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
作者:张天麒 刘沙鑫 编辑:刘沙鑫 来源:华西康复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