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重症医学科吴孟航护士长获“第二届中华护理学会创新发明奖”三等奖 2018.12.11

126-7日,中华护理学会第八届学术会上颁发第二届中华护理学会创新发明奖。我院重症医学科吴孟航护士长设计的定位给药或冲洗式双囊灌肠肛管》(国家专利号:ZL2015 2 0484317.7 ZL2015 2 0486276.5)荣获创新发明三等奖,也是四川省唯一获得此奖项的护理人。

 

本届中华护理学会主题为引领护理创新,助力健康中国,旨在表彰为护理事业创新发明做出突出贡献的护理工作者。本届中华护理学会创新发明奖评选活动共收到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学会申报的234个项目,遵照《中国护理学会科技奖奖励办法》,经中华护理学会创新发明奖评委会评审专家客观、认真、公正、严谨的初评、终评,以及法律顾问的全程监督,最终评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0项,共计38项。     

吴孟航护士长设计的定位给药或冲洗式双囊灌肠肛管,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创新型挑战。目前,市面上的灌肠器尖端无固定气囊,在进行保留灌肠时,肛管部分容易因腹腔压力过高等原因滑出直肠,导致灌肠中途失败或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灌肠器末端距离肛门的距离主要靠估计,降低了给药位置的准确性。ICU重症患者、重症胰腺炎患者、不完全性肠梗阻及某些肠道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由于病情和治疗的需要,需反复进行灌肠,此时灌肠器对患者直肠和肛门反复进行刺激,易导致患者肛门破裂、直肠受损,有文章报道灌肠后直肠粘膜损伤达43.12%;同时肛门括约肌活动度下降,导致患者腹泻或者肛门及会阴部持续潮湿,从而导致患者肛周及会阴部皮肤破损,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及医疗费用。为了解决临床现有的灌肠器不能保留,且不能重复使用,不能准确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对灌肠药物及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避免直肠黏膜受损,我院重症医学科吴孟航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设计出新型双气囊灌肠肛管


新型灌肠肛管相对于普通灌肠器有两大设计亮点及六大优点,提供一种具有可调节式定位给药或冲洗灌肠肛管,保证灌肠的药物可以准确给到指定位置,并可以气囊固定重复多次灌肠,双气囊交替使用,避免同一处肠壁长期受压直肠粘膜水肿、缺血或直肠壁损伤、坏死等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既保证高质量灌肠操作的完成,又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保护,同时降低医务人员工作的劳动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目前两项专利技术“定位给药或冲洗式灌肠肛管”已做技术转让,转让经费32万。公司目前正在建立和完善产品生产线,预计今年底将在完成产品注册后进行批量生产。

吴孟航护士长是我院重症护理人员代表之一,她始终借助科学管理工具及方法有效改善临床护理,围绕学科体系建设目标扎实推进各项护理工作,通过临床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积极推动科研创新的落地,以专业的素养、专注的态度为促进医院发展、营造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陈进东 吴孟航 编辑:史杰蔚 刘欢 来源:重症医学科温江ICU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