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至7月30日,华西医院2011年暑期干部培训在峨眉市红珠山宾馆举行,本次干部培训的主题是“聚力三好一满意,抓实医院评审,创新学科发展,开局十二五”。院党政领导、全院科以上干部近350余人参加了培训。
7月29日上午,郑尚维书记首先对此次培训作了动员报告。她回顾了1996年第一次干部培训以来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发展,每一次的培训都对医院的工作有所促进,对团队的建设有所带动,使医院的发展上了新台阶,形成了医院的传统特色之一,成为干部们获取知识和信息、探讨医院发展、加强沟通和和交流的平台。持续举行暑期干部培训,是医院面临新形势、新政策、新任务挑战下跨越发展的实际需要。今年干部培训围绕十二五规划、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院评审,有三个专题报告、五个科室经验介绍以及十二个组的分组讨论,希望大家深刻理解主题意义,主 动围绕主题思考,珍惜培训学习机会,严格遵守培训纪律,联系实际转化应用培训成果。
中国医院管理协会副秘书长王吉善作了《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的报告。他从新医院评审标准的国际背景、医院评审与分级管理的政策依据、新医院评审标准涵盖的政策规范、新医院评审标准的创新要点、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配套文件和评审总体目标等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他强调,这次医院评审,是一次实现医改总体目标的战略决策,是一次贯彻各项法律规范的重大实践,是促进医院发展建设的新机遇、新挑战,《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制定,符合医改政策与医改的总体目标,涵盖了近几年来的法律办法规范,有强大的国际安全质量运动背景,采用了国际公认的医院评价标准,经过北京与各省初步实践与尝试,使老百姓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的马谢民教授作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医疗质量评价指标“解读,对医疗质量概念、医疗质量指标筛选标准、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形成过程、评审标准中的主要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以及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进行了阐释。
7月29日下午,石应康院长作了《十二五规划的思路与策略》的主题报告。他总结分析了我院前十年发展形成的标志性成果和成功的原因,提出医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时期学科发展新阶段需要新文化,临床学科水平关键要看质量,医改结构调整付费改革与学科建设,信息技术革命推动医药卫生改革,关注与探索生产方式变革发展生产力。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我院十二五发展的核心是学科建设和发展,定位于建设区域性健康维持网络、国家级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国家级高等医学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研究型医院、学院,希望通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国内最好的医院与学院,西部国际医学交流与合作中心;发挥国家医学中心作用,帮扶与引领区域医疗、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扫展,依靠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创建城乡一体分层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转化医学研究,促进中国医药产业现代化建设。石院长提出了包括学科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设与发展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示范体系以及医疗服务、医学教育、医学科研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描述了十二五期间的八大建设工程,即以华西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工程、青年培养与人才梯队工程、学科与个人质量品牌工程、创建国家优质医院工程、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工程、临床学科群建设工程、转化医学平台建设工程和信息化建设与区域发展工程。
在科室综合管理、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较为成功的科室、学组代表作了发言。刘进主任的〈临床为本,教研强科〉,曹钰主任的〈整合资源,加速人才培养促学科发展〉,王兰兰主任的〈建人才梯队,讲团结协作,促检验医学学科发展〉,宋跃明副主任的〈加强内涵建设,深化医护一体化,促进学科发展〉,唐承薇主任的〈多学科整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多个方面为参会干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在30日上午的分组讨论环节中,12个小组围绕“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院评审、学科群建设及学科的交叉融合等问题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讨论。30日上午,童南伟副主任、周东主任、贾永前书记、魏强主任分别代表各小组,对分组讨论的结果进行了汇报。
最后,郑尚维书记对本次培训作了总结。她表示,这次的干部培训,主题明确、突出,紧扣当前的形势和医院的实际;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干部们普遍反映,通过培训,更新了观念、得到了启迪,感觉到了压力和责任;培训还充分展示了华西干部团队良好的精神面貌。各个小组紧扣主题发言,积极讨论,提出了很多有利于科室发展、医院发展的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医院的党政班子会及时梳理这些意见,认真对待和改进。同时大家在交流中找到了差距,增强了科室危机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了科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理解,强化了合作意识。在对本次干部培训的反馈调查中,干部们对会务组织的满意度达到99。9%,对培训主题及各报告的满意度均达90%以上,培训取得了圆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