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2025年“心身医学全国行”成都站在蓉圆满举行——聚焦指南更新、影像转化与中西医结合新路径 2025.08.30

2025年“心身医学全国行”成都站在蓉圆满举行——聚焦指南更新、影像转化与中西医结合新路径

作者   白彦琳   审核 杨潇 李斌

 

 

 

2025829日,心身医学全国行于成都市天使宾馆顺利召开。会议围绕“2025版双相障碍指南更新、多模态影像技术转化、抑郁认知障碍干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四大主题展开,数十名心理卫生神经影像领域专家同道现场交流。

 

 

开幕式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和睡眠中心主任唐向东教授主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社长黄悦勤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董问天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书记邱昌建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通过跨学科对话,共同推动情绪障碍诊疗迈向精准、高效、人文的新阶段。

  

  

  

会议首先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朱玥教授作主题报告,分享了《中国双相障碍指南2025版更新要点:特殊人群及评估》聚焦女性围产期、青少年及老年期三大特殊人群的循证更新,系统解读了新版指南在评估工具、药物安全及长程管理方面的修订要点,为临床精准分层治疗提供了决策框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主任吕粟教授分享了《精神影像的研究和临床转化》以从像素到临床为主线,展示了基于7T超高场MRI的精神影像队列最新成果及精神影像学的方法创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朱鸿儒教授分享了《多模态神经影像在创伤后应激障碍诊疗中的价值》基于fMRI-结构磁共振融合模型的PTSD研究,解析了多模态脑影像在PTSD识别诊断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神经影像特点,为创伤后情绪障碍的精准干预提供了新路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杨潇教授分享了《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诊疗进展》,深入解析了跨认知维度的神经机制,并解析了抑郁症认知功能干预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多种干预手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马小红教授分享了《从指南看抑郁症中西医结合的诊疗优势》立足2025版抑郁障碍中西医结合指南,提出生物-心理-社会-文化整合治疗新范式。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董问天教授分享了《全新便捷剂型,抑郁患者治疗新体验》介绍了国内口服剂型的抗抑郁药对吞咽困难和依从性差的患者提供了治疗选择,减少患者服用片剂的病耻感,提升者的治疗依从性。

在疑难病案讨论环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张程程副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蒲城城副教授,朱玥副教授,周天航医生分享了临床疑难病例,对年轻医生的临床经验具有启示意义,为类似难治性患者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本次“心身医学全国行”成都站会议在热烈的学术交流与临床案例深度探讨中圆满落幕。会议不仅系统梳理了双相障碍、抑郁症等常见心身疾病的最新指南与诊疗策略,更通过多学科融合视角,展现了精神影像、神经科学及中西医结合等领域的前沿进展与临床转化潜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推动心身医学向更精准、更整合、更人文的方向发展,是提升我国情绪障碍整体诊疗水平的关键。本次大会为全国同道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为心身医学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共识。

作者:白彦琳 来源:心理卫生中心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