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肿瘤大如榴莲 胰腺外科联合肾移植中心成功完成一例十二指肠巨大肿瘤切除术 2025.09.30

近日,胰腺外科柯能文主任医师团队与肾移植中心黄中力副主任医师团队成功为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实施十二指肠巨大肿瘤切除术联合自体肾移植术。切除后的肿瘤大如榴莲,患者却避免了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巨大创伤风险,最大程度保留了胰十二指肠和肾脏功能,实现了从“不可切除”到“根治性治疗”的进步。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彰显我院在复杂肿瘤微创治疗领域的领先水平,也为同类患者提供了可推广的“华西方案”。

患者张女士(化名),63岁,2年前于当地医院发现腹腔占位,由于肿瘤较大,局部侵犯多个器官,辗转多地均被告知手术风险较大,因此几乎放弃。由于肿瘤持续增大,巨大的包块压迫导致张女士腹胀不适难以忍受,于今年7月23日,来到我院十二指肠占位多学科团队(MDT)处就诊。

经过检查,张女士肿瘤直径达25cm,肿瘤起源于十二指肠降段并侵犯右半结肠,同时完全包绕右肾输尿管中段,并与右侧附件紧密粘连。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图为患者肿瘤情况,左图显示肿瘤与腹部血管关系,右图显示肿瘤与腹腔脏器关系

作为整个消化道手术领域风险最高的区域,针对十二指肠降段复杂的肿瘤,外科医生既往不得不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即需要切除部分胃、胆囊、胆管、胰头、小肠等多个器官,再造整个上消化道。这种术式的优势是尽量减少“十二指肠瘘”的风险,保证围手术期的安全,却“牺牲”掉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对于肿瘤学上认为相对“惰性”且药物治疗效果明显的一部分肿瘤,如果采用这种传统办法,对患者的损伤则太大。

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该手术方式对术者的操作要求极高,切除的范围、吻合的位置、术后的管理缺一不可,稍有欠缺,就会导致“十二指肠瘘”的发生——这也是外科医生最棘手的并发症。因此,十二指肠复杂占位患者常常出现四处求医无果的局面。

张女士的肿瘤起源于十二指肠降段,且占位巨大,同时侵犯多个脏器。在平衡了两种术式的优缺点,和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后,柯能文主任医师凭借丰富的十二指肠-胰腺手术经验,依托我院强大的多学科团队,决定再次向复杂十二指肠肿瘤发起挑战。他联合麻醉科、ICU、消化内科、肾移植中心、放射科等科室的专家进行多学科讨论。肾移植中心黄中力副主任医师对张女士右肾情况做了详细评估,手术直切切除右肾及输尿管,虽然简单快速、风险较小;但对于右肾功能完好的患者来说,代价大于获益,因此选择采取自体肾移植。

柯能文主任医师表示,“十二指肠巨大肿瘤切除术联合自体肾移植术避免了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巨创风险,仅行十二指肠部分切除,再进行小肠与十二指肠端侧吻合,并通过围手术期精细管理显著降低十二指肠瘘、胰瘘、胆瘘等并发症风险。与此同时,自体肾移植技术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肾脏功能,输尿管的端端吻合重建进一步减少了输尿管膀胱吻合可能带来的远期并发症。”

8月15日,手术按计划进行。面对如此巨大的富血供肿瘤,第一要务就是快速完整切除,在此基础上追求相对“微创”和尽量保留器官功能,需要主刀医师极大的勇气和精湛的技术。柯能文主任医师团队完整切除肿瘤及受侵的右半结肠、右侧输尿管中段、十二指肠降段和部分水平段,再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以及结肠-空肠吻合重建消化道;随后,黄中力副主任医师将右肾切除离体低温灌注,再将肾脏移植至右侧髂窝并行输尿管端端吻合+输尿管支架植入术。手术耗时约9个小时,团队通力合作,用尽量快的速度,尽量少的出血,安全拆除患者体内的“炸弹”。

张女士术后转入ICU,次日脱离呼吸机,术后第三日转入普通病房,术后两周,顺利拔管出院。9月10日患者术后随访表示已经可以正常饮食,检查显示移植肾功能正常,已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左图为患者肿瘤切除后标本,右图为患者右肾切除后进行低温灌注后准备移植

此次手术通过整合胰腺外科、器官移植中心、重症监护等多学科资源,实现了从“不可切除”到“根治性治疗”的跨越,为患者保留器官功能并提升生存质量。这一成功案例不仅是我院十二指肠MDT团队诊疗技术和方式的持续优化,彰显了华西医院在复杂肿瘤微创治疗领域的领先水平,也为同类患者提供了可推广的“华西方案”。

编辑:袁婧 周阳文 刘欢 来源:胰腺外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