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发布版本共纳入869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约50万2型糖尿病患者,系统比较了13种2型糖尿病药物(包括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非奈利酮、替尔泊肽等)对26项临床结局(包括死亡和心肾并发症)的获益和风险。该体系将通过持续更新机制(每月文献检索更新,每年至少两次分析更新),与《BMJ快速推荐指南》(BMJ同期发表,BMJ 2025;390:e082071)及《澳大利亚糖尿病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协同,共同构建动态证据生态系统,以加速研究证据向临床实践的转化。
图1 论文首页
研究证实了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和非奈利酮的心肾获益。与标准治疗相比,SGLT-2抑制剂可显著降低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心衰住院和肾脏疾病进展等风险,其肾脏保护作用优于其他各类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可显著降低全因死亡、卒中、心肌梗塞、心衰住院和肾脏疾病进展等风险,在降低卒中风险方面表现突出。在新型药物中,非奈利酮对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具有明确心肾获益,可降低其全因死亡、心衰住院和肾脏疾病进展等风险;替尔泊肽则展现出显著的减重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
在安全性方面,不同类别药物的不良事件存在差异。SGLT-2抑制剂可增加生殖器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截肢等风险。GLP-1受体激动剂和替尔泊肽可导致严重胃肠道不良事件。非奈利酮增加严重高钾血症风险。噻唑烷二酮类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并可能增加心力衰竭住院风险。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和DPP-4抑制剂可能增加严重低血糖风险。
研究同时发现了一些尚待证实的趋势性结果,例如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减少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风险,二甲双胍可能减少全因死亡风险等。但这些证据尚待更多长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而研究团队也将实时监控这些研究结果的发表,并及时引入该合成证据中。
图2 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相对效应
与该研究同步发布的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为该系统评价提供了新的风险分层策略。团队利用MATCH-IT交互式决策平台(https://matchit.magicevidence.org/250709dist-diabetes/#!/)对不同风险分层患者的绝对风险与获益进行了估算,患者可以借助该在线工具实现分层医患共同决策。该工具依据患者基线心血管及肾脏风险水平(低、中、高),计算个体化的5年绝对获益与风险预测值。例如,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患者,使用SGLT-2抑制剂5年后,预计每1000例患者中可预防80例心力衰竭住院事件,但同时可能会增加128例生殖器感染事件。
图3 高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绝对风险与获益
图4 在线交互式医患共同决策工具(MATCH-IT)
针对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证据不断涌现、传统静态系统评价难以及时整合的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动态证据合成体系。该体系优化了证据合成流程,系统性提升了网状荟萃分析的证据合成和GRADE证据质量评级效率,将大型网状荟萃分析的动态发布和实时更新变成现实。与该动态系统评价和动态指南一体的还有受到Alive监管的糖尿病动态证据联盟(LEAD)。该联盟致力于为全球主要2型糖尿病指南制定机构有偿提供实时更新的动态证据。目前芬兰医学会(Duodecim)是该联盟的首个付费会员,可以随时从服务器位于Alive的在线知识库(https://data.aliveevidence.org/)获取最新可以直接用于指南制定的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合成证据。
该动态系统评价的发布将为全球关注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指南制定机构提供最高质量的合成证据和定制化服务,对标联合国版本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系统性提升动态证据转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该动态系统评价的发布是全球动态证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原文链接:https://www.bmj.com/content/390/bmj-2024-083039.full
图5 同步版本的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动态临床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