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蓉城相聚。中华医学会第18次核医学学术大会暨2025年学术年会于9月18日-20日在成都顺利召开。本次大会汇聚了全国核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和相关行业代表,共同探讨核医学发展的前沿与未来,共绘核医学发展新蓝图。
【志愿风采: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
在大会辉煌成功的背后,是一群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团队。他们以热情专业的服务,为大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有力保障。大会共招募了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医学院附二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组成的100余名志愿者团队,经过筛选和系统培训,最终组成一支优秀的“红衣军团”。
本次大会引入智能会务系统,实现无纸化注册和电子导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会议期间各类突发情况得到及时处理;精心设计具有核医学特色的会议视觉系统,提升会议专业形象。
【精心筹备,只为完美呈现】
9月17日,志愿者整装待发,开启了为期三天的服务准备工作。上午8点整,装包工作正式开始,志愿者分工协作负责清点物资、分类整理、装箱打包。每一个环节都井然有序。短短一小时,数百个会议包整齐列队,静候与会嘉宾的到来。
下午的培训现场,气氛专注而热烈。志愿者们认真聆听每一个服务细节,从礼仪规范到应急处置,展现出专业严谨的态度。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服务,都代表着大会的形象。
【贴心服务,彰显蓉城温度】
9月18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蓉城,身着红衫的志愿者们已奔赴机场、高铁站,准备迎接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他们化身“活地图”“百事通”,有序的安排参会人员接下来的行程,用最周到的服务让每一位参会者感受到成都的热情。会议期间,无论是注册报到处的耐心指引,还是会场内外的细致协调,志愿者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坚守岗位。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会场内外最温暖的画面。
18日下午,伴随着大会正式拉开序幕,会场组的志愿者们满怀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中。从讲者签到、工牌摆放,到幻灯片播放、会场内外时间协调,甚至小到一枚标签的细致张贴,每一处细节都离不开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也无不体现着他们的专业与用心。尽管工作繁琐,志愿者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积极展现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衷心感谢:感恩有您相伴】
本次年会的圆满成功,得益于各方的鼎力支持与无私奉献。从学会领导的高瞻远瞩与统筹指挥,到秘书处的精心策划与不辞辛劳;从各学组与工委会的匠心策划与精彩呈现,到会务团队与志愿者们的通力协作与默默耕耘。在此,谨向每一位为大会顺利召开倾注心血与汗水的同仁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次年会不仅展示了我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的整体水平和最新进展,更为全国同仁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核医学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期待来年再相聚,共同谱写中国核医学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