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是全球范围内首要的可预防死亡原因,每年可导致超过800万人死亡。戒烟是唯一能有效降低与吸烟相关的健康风险的方法。然而,传统的戒烟干预措施,如纸质指南、行为咨询、网络热线等,覆盖范围有限。数字戒烟干预措施(Digital intervention)提供了一种覆盖范围广泛且经济的替代方案。不过,随着戒烟干预方法的不断创新,数字技术类型的持续增加和迅速发展,不同方法学框架下和通信技术类型的数字戒烟干预的相对效果尚不明确。
研究团队通过对152项戒烟干预的研究(共涉及117,642名患者)进行系统性综述和网状Meta分析,评估了数字戒烟干预措施的比较效果。网状Meta分析实现了对干预措施的直接和间接比较。这些干预措施按方法学:个性化(Personalized customization)、群体定制化(Group customization)、互动(Interactive)或标准(Standard),和通信技术类型:短信(SMS)、应用程序(APP)、网页(Web)、电话(Phone call)或多组分干预(Multicomponent intervention)进行分类。还纳入了按年龄和干预持续时间进行的交叉匹配亚组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以确保研究发现的稳健性。
图1.方法学与通信技术类型分类与解释
在方法学分类研究中,研究团队对包含55094名患者的90项随机对照实验进行了网状Meta分析并以标准护理(Standard care)为对照,揭示了不同方法的相对有效性。研究发现个性化定制相比于标准护理戒烟率提高86%,而群体定制戒烟成功率提高93%,戒烟成功率远高于标准护理。同时,交互干预和标准干预均提高50%戒烟率,也存在良好效果。
图2.按方法学分类的数字干预措施的比较效果
在基于通信技术类型的研究中,对包含52755名患者的81项随机对照实验进行了分析并以标准护理为对照比较了不同技术类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数字干预措施相较于标准护理能显著提升戒烟率。其中,基于短信的工具在提高戒烟率方面展现出最显著的效果,戒烟率相较于标准护理提升63%;电话干预稍逊色,提升59%;多组分干预、应用程序、邮件和网页干预也均有良好效果,分别提升56%、53%、33%、30%,对应置信区间均显示统计学显著性。然而,面对面交流和安慰剂干预效果不明显,RR分别为1.13和0.88。
图3.按通信技术类型分类的数字干预措施的比较效果
基于之前的分析,研究团队同时对方法学与技术类型的交叉匹配组进行了分析,共纳入94项随机对照试验,63134名患者。数字健康干预总体呈现出良好的效果,如:个性化应用程序干预的戒烟率比标准护理高出 77%,个性化网站的 RR 为 1.71。然而,互动式网站、电子邮件和面对面干预措施未体现出显著优势,但某些形式如互动式应用程序虽估计值高但置信区间宽,稳健性较低。
研究人员通过P-score排名直观展示了不同数字戒烟干预措施的相对效能,采用热图形式,红色代表高效果,黄色反之。图a聚焦方法学路径,个性化和群体定制化干预P-score值最高(0.88和0.87),互动性干预(0.53)次之,标准护理(0.16)和安慰剂(0.04)最低。图b从技术手段分类,短信(0.87)和电话(0.81)效果显著,多组分干预(0.78)、应用程序(0.74)次之,邮件(0.47)、网页(0.42)及面对面交流(0.26)较低。图c综合交叉匹配,互动型应用程序(0.95)和互动型短信(0.81)在提高戒烟率方面效能最佳,定制化应用(0.69)和短信(0.63)也较优,网页、邮件和安慰剂等方式P-score较低,不足0.5。整体而言,个性化、互动性强的技术干预方案在戒烟效果上更具优势,对优化未来戒烟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4. 数字干预措施的相对有效性
这项具有明确临床测量(戒烟率)基础的研究显示,个性化和群体定制化的数字干预、尤其结合短信或具有互动特性的方式,在提高戒烟率方面更具优势,为未来公共卫生政策和戒烟策略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然而,该研究仍存在局限性。包括试验间异质性、主要依赖自我报告而非生化验证、缺乏个体层面数据和长期戒烟效果的评估等。未来研究仍需进一步验证长期效应与各类人群差异。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科李燊、李一阳和泌尿外科许晨皓为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Li, S., Li, Y., Xu, C. et al. Efficacy of digital interventions for smoking cessation by type and metho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Nat Hum Behav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5-02295-2